9月6日上午,我校优秀校友、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高德青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为化学学院师生作了学术报告。校领导刘兴旺教授和化学学院教师代表与高德青教授就科研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学术报告以“化学键合基团在有机电化学中的应用”为题,以高德青教授在德国科研之路为线索,探讨了作为科研工作者怎样具备科学研究思维及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向大家介绍了有机、无机界面控制光电器件性能的前沿信息,与广大师生一起分享如何做,怎么做好科学研究的方法。之后,高德青教授以自己在包师的成长经历和读硕、读博求学之路,勉励化学学院的学子们要胸怀大志、脚踏实地,为实现理想抱负而努力奋斗。
通过本次学术交流,丰富了师生们对学科前沿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为其提供了科研思路,拓宽了学术视野,加强了与高新产业研发团队的近距离沟通,对进一步学术合作打下伏笔。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渠道,营造学术氛围、搭建科研平台,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学术氛围。( 化学学院 )
人物简介:
高德青教授,于1991年我校化学教育专业毕业,1991-1994年在清水河县职业中学任教,1994-1997年在内蒙古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孙元洪教授;1997-1999年在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1999-2002年在北京大学黄春辉院士的指导下完成稀土配合物光致、电致发光(OLED)研究工作并获得博士学位;2002-2003年作为研究助理在香港城市大学李述汤院士研究组从事改善OLED器件效率与寿命的研究工作;之后三年在德国乌帕塔尔大学Ullrich Scherf 教授大分子研究所从事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与传感性能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2011年在索尼公司德国斯图加特技术中心从事分子电学性能及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任职研究员。2012-2013年在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电子与传感材料研究所,任职研究员、化学部负责人;2013年6月,加入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Nature Nanotech.、J. Am .Chem. Soc.、ACS Nano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1篇;申请及授权欧洲、中国发明专利5项。荣获2009年第四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入选2010年内蒙古“草原英才”工程,获得2011年吴江科技领军人才奖,2013被聘为江苏省“外专百人计划”评审专家。目前研究方向:(1)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2)有机-无机界面对光电器件性能的影响及优化;(3)有机太阳能电池 (O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