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院2014工作回眸

2014年12月01日 00:00  点击:[]

 2014年是贯彻落实我校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深化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推进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全校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换届之年,化学学院领导班子积极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同心同德、想事做事,在全体教职工的鼎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既定工作任务,现述职如下:

   一、教学建设和管理工作

在圆满完成全年常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抓好“教学质量工程”的各项工作, 主要反映在:(1)日常教学管理有条不紊。重视新旧版教学计划的衔接和执行、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纪律的强化、期初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评价等核心工作,特别是在毕业论文答辩上实验性毕业论文选题比例进一步增加,在教育实习、专业实习组织形式发生全新变化的情况下及时拓展基地、合理调配教师、高质量完成实习任务。对研制新的完全学分制培养方案进行专项调研。应用化学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通过验收并试行, ISEC项目申报获批并开始招生,从而向国际化办学迈进。学科教学法(化学)教育硕士教学方案正在拟定论证。(2)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得到加强。学院领导定期深入实验教学,专题研究解决实验室困难,使实验教学绩效考核更趋合理;进一步规范了剧毒及易燃易爆药品的管理,消除了安全隐患;合理地利用学校投入的有限资金,充实了部分科研仪器设备,保证了实验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化工实验室实现了局域网资源共享;投资22.8万元的化工工艺仿真实验进入教学运行状态,极大地改善了应用化学教学资源;进一步强化了与环保局、稀土院、辐射监督站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3)实践教学基地得到巩固。紧紧围绕稀土、煤化工、氯碱工业等地方特色工业开展教学实习。在将海化集团、乌化公司、金蒙稀土等一批知名化工企业作为我院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又与海化签订了职工定向培养协议并如期开班授课,与统一集团(杭州\昆山)、泰兴裕廊建立了的新的校企协作关系;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实习基地、合作培养、职工培训、贫困生资助、毕业生就业的模式。同时加大了学生化工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的专项培训,对学生教学技能培训和化工实习成果展示给予足够的重视,强化了了化工实习和教育实习的监控管理。(4)承办了内蒙古农村牧区中学化学教师顶岗置换培训班,首批招收12名学员进行培训,不仅提升了基础教育师资的水平,也使我们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扩大了社会知名度,同时也新开辟了一条了解中学基础教育的有效途径,也使我们的毕业生实习渠道和模式有所突破和创新。

    二、学科建设、科研和师资队伍培养工作

把教师的培养和学科建设方向、科研及教学紧密结合,作为化学学院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主要表现为:(1)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继续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将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送出去参加相关的教学研修班和考察调研,不仅开阔了思路,提高了从教和管理能力,也大大地激发了教师搞好教学的积极性。特别是针对ISEC项目,先后送出去9位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的专门培训,使青年教师的从教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也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此外,从师德教育入手,提高教职工的敬业精神,树立良好教风,以提高教学质量。(2)加大学术交流力度。多方筹措资金,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和培训,全年共有17人次参加了不同级别的学术交流会、论坛及业务培训,扩大了老师们的学术视野。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3场,聘请了优秀校友高德清博士、知名学者郭金生、刘子忠教授做了学术报告,使师生受益匪浅,也进一步浓厚了学院的学术氛围。面向学生开办以教授、博士为主讲的教师讲坛2讲。(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除了学校专项奖励之外,从奖励性绩效工资中切出1.1万元对年度科研成果进行再奖励。(4)借助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平台,进一步凝练具有地方稀土特色的科研方向,在研项目正有序实施。积极鼓励和动员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对外联系和沟通,多渠道争取科研立项,目前已获批包头市科技局项目4项,横向项目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收录4篇。科研实验和办公软硬件条件得到相应改善。(5)制定并实施了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生源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三、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构建“三全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和个性发展思想指导下,学生工作在抓普及的基础上得以提高。主要反映在:(1)注重队伍建设。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学生工作日常存在问题,研究班级管理、学风建设等工作,实现每班配备一名班主任。完成了学生会换届选举工作,一批思想素质过硬、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充实到队伍中来。(2)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一是结合我院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新生入学教育,如专业思想教育、选课培训、学生手册学习、安全知识讲座、入党启蒙教育、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达到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目的。二是积极广泛联系社会各界朋友和企业家为贫困生捐资助学, 2014年,由我院牵头的金蒙稀土助学金资助金额仍为5万元,另外,还有2位社会人士匿名捐助,使更多的贫困学生受到了资助。三是配合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校园三级网络体系,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听心理讲座,观看心理影片,举办了心理情景剧、心理健康征文等活动,同时,加强对重点学生关注排查工作,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好重点学生走访、心理指导及治疗工作。四是开展校规校纪教育和日常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深入宿舍、班级,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坚持每周四卫生大检查制度,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同时,定期对学生宿舍管制刀具、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校外住宿、赌博等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及时进行排查、处理、备案。(3)加强学风建设。坚持必修课学生出勤检查制度;举办“学生考研交流周”,组织宣讲团分年级分班进行指导交流;开设“教师讲坛”,营造浓厚的专业学术氛围;举办实验技能大赛、教师精彩授课片段大赛,加强学生专业技能、专业基本功的强化和训练;加强考风考纪教育,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加强学生自律委员会职责,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组织学生参加了2014 “创青春”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有2个参赛项目获优秀奖。通过组织开展校运会、辩论赛、爱心晚会、迎新晚会、暑期社会实践、环境保护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和升华;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使学生了解社会、体验民情,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和个性发展。

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师生思想作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实,主要表现在:①围绕中心抓党建。将贯彻、贯穿、贯通作为党建工作的抓手,即:不折不扣地贯彻学校党委的决策,认真履行基层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和思政职责;将党建工作贯穿于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全过程,发挥其导向、保障、服务功能;党建工作要贯通广大师生的思想脉络,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此为指导将具体措施贯穿于二级学院工作全过程。实行党政领导周三例会制度和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制度,通过把党支部建在团队、党总支书记讲党课、在学生党员培养发展中引入群众满意度测评、学生党员深入新生宿舍导学、开展党日活动等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教职工政治学习和党员组织生活采取关键词解读、专题辅导形式活化和丰富了会议内容。全年两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11人,发展党员25人,预备党员转正13人。②调查研究谋发展。班子成员统一思想、确立目标、形成共识,即: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党建思政为保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的院系文化共识。组织干部教师深入教学、科研和管理第一线,通过对考研学生、中学国培顶岗教师、化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走访座谈,有针对性地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班子成员能够亲自参与教学、实习和校园文化活动。③安全稳定促和谐。全体教师为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校园维稳打非专项治理中,党员干部和班主任老师值班排查并进行思想疏导,处级干部夜间巡查和团学干部进公寓实现常态化,班主任、辅导员联系学生宿舍成为制度。综合治理实现全年案件率、上访率和事故率为零。

2014年,化学学院“萤火助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直属队获得自治区团委表彰,冯丽同志被评为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高俊芳同志被团市委确定为包头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赵军同志被评为我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党支部被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史继敏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马学林、郭玉玮同志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化学学院实现了年度党建团学多项工作的集体奖项。

在此,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制约我院发展的瓶颈是师资数量不足且结构不尽合理;教师工作压力和负荷较重、但生活福利待遇偏低;学生心理问题和贫困问题较为突出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及时改进,创新工作,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201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