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化学学院将按照学校“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专业建设目标,立足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补短板、强基础、提质量、显特色为抓手,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凸显师范特色、应用特色,走服务地方之路。
一、依托化学专业的基础性和师范性,通过与基础教育的有效对接,凝聚校内外教研资源,打造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和教育硕士点,提升化学专业服务地方基础教育能力。一是要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化学教育专业博士、引进重点学科带头人,积极鼓励现有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二是要加强学业、学术交流。积极支持现有教师做访问学者或课程进修;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授课或做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三是要凝炼优秀教学团队。支持教师按相近学科组建教学团队,承担教改和科研课题,申报精品课程群,申报化学教育硕士点等。四是要引导将科学研究应用于服务地方中学基础教育。通过加强与地方中学的校校合作,联合攻关,引导将科学研究应用于服务地方中学基础教育,为地方中学基础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二、借助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契机,围绕自治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布置,应用化学专业在“6+7”产业提升和“5+1”基地建设方面确定煤化工和稀土应用专业方向。一是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从“以生为本、以创新能力为人才培养之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从专业见习到专业实习,过渡到顶岗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二是要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本科教学、科研的需要,加大设备经费投入,扩大化工实验室的规模,建立校内应用化学小试以及中试的实训基地,加强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促使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同时发挥作用。三是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实现课程重组,学分设置重点向专业特色课程倾斜,打通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壁垒。争取实现应用化学专业的高职班的订单式培养,力争建成具有地方性鲜明特色的煤化工、稀土等化工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在专业建设中要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强化,更加注重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更加注重教师学历提升和业务培训,真正在巩固基础学科专业优势和推进应用学科专业转型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