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乌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集资源优势、技术装备优势、人才优势于一体 的 大型化工原料制造企业,是内蒙古自治区60户重点企业之一。公司拥有各类生产技术人员3000多人,始建于1952年,誉称“内蒙古化工工业的摇篮”。
公司以盐、碱、硝、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生“天湖”牌PVC、烧碱、电石、纯碱、液氯、盐酸、二水钙、水泥等各类化工原料产品,目前年生产总能力达240万吨。
公司已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认证,产品质量稳定,在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公司厂区内设有包兰铁路支线货运站,109国道途径厂区与京藏高速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产品畅销全国,部分出口东南亚、西亚、俄罗斯、中东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0万吨PVC、30万吨烧碱”扩建项目,生产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自投产以来,运行平稳,所有消耗指标达同行业先进水平,成为国内氯碱工业和纯碱工业并重的大型化工生产企业。
内蒙古乌拉山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乌拉山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美丽、富饶,素有“塞上粮仓”之称的河套平原中部,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包兰铁路、110国道和新修建的丹东——拉萨高速公路从公司驻地横贯而过,靠近乌海市、鄂尔多斯市等原料及能源供应基地,又有河套平原这一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
公司始建于1970年,2001年9月由国有企业转制重组为民营股份制企业。现已形成集团化运营规模,拥有6个控股子公司:乌拉山化肥有限责任公司、24万吨/年焦碳的乌海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万吨/年原煤的乌海乌拉山矿业有限公司、乌拉山恒信昌草业有限公司、6万吨/年的乌前旗蒙康油脂有限责任公司、6万吨/年焦碳的乌中旗焦化有限责任公司;1个参股公司:15万吨/年复合肥的乌拉山芭田生态有限公司。
公司现有员工总数120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98人,占员工总数的24.8%。年工业总产值3.3亿元,年产合成氨13万吨,尿素10万吨,硝铵系列产品15万吨,稀硝酸25万吨,硝酸钠5000吨。目前我公司以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同时我公司取得了产品出口自营权。
按照公司发展规划,2004年到2006年的三年内,公司将充分利用企业转制三年来的资金积累,计划投入3.4亿元,进行主体部分的综合扩产节能技术改造,改造后总产值将达到9亿元。
内蒙古汇能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汇能集团于2004年开始投资建设内蒙古汇能煤化工工业园区,初步规划总面积为16.88平方公里,规划投资超过300亿元,被内蒙古自治区批准为第二批工业循环示范园区。园区工业项目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完成投资10亿元,基本形成了大项目落户建设的条件。目前,园区内已建成2×60MW的蒙南发电厂和120万吨/年的干馏煤项目。
为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从2007年开始,汇能集团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了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前期工作。通过3年的艰苦努力,2010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正式核准了汇能煤制天然气项目,总投资164.45亿元,并于2010年4月在汇能煤化工园区开工建设。目前,气化技术、低温甲醇洗技术、天然气合成技术、天然气液化技术及装置、空分装置、硫回收技术、动力站主机设备等主要工艺技术及设备的采购工作已完成。其中,空分、气化、低温甲醇洗、硫回收和甲烷合成五大关键技术均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和进口设备。截至2010年底,项目化工装置区的场平工程、办公楼、职工宿舍楼的主体工程均已按计划完成。已累计完成投资达13.2亿元,预计2014年底正式投入生产运营。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2亿元,利润6.4亿元,上缴国家税费4.4亿元,将成为汇能集团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
为配合天然气公司管网调峰,经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备案,汇能集团在煤化工园区内,同步建设了年产8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液化项目,计划于2013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上述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此外,汇能集团还将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延伸煤化工产业链,从单一煤制天然气产品进行多联产研发,建立起产、学、研为一体的科学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再循环。
包头稀土研究院
包头稀土研究院成立于1963年,直属原冶金工业部,1992年进入包钢(集团)公司。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以稀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宗旨,以稀土冶金、环境保护、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稀土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为研重点的,全国最大的稀土科技研发机构。
建院四十多年来,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及国家“863”项目、省部地市级及为企业服务的各类课题1600多项,获各类科技成果600多项,其中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成果180多项,获专利权35项。在稀土选矿、稀土冶金、环境保护、稀土功能材料、稀土应用等领域,伴随着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取得一大批前沿成果,至今仍在生产中应用,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做为国家首批转制科研院所之一的包头稀土研究院,在科研体制的转轨中也进行了大胆的改制,先于别的院所进入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力争将自身建成科技先导型企业,努力发展自身的产业,争取做大做强。目前,全院整体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已形成母子公司的框架结构,实现了投资主体、产权结构和经营方式多元化的格局,相继成立了10多个分、子公司。依托我院组建了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即“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两个省级中心,即“内蒙古希苑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内蒙古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我院信息中心是全国稀土信息网网长单位,负责稀土学会会刊《稀土》杂志和国家发改委稀土办公室机关刊物《稀土信息》(中、英文版)的出版发行。中文稀土数据库和中国稀土网站。面向全国稀土行业服务。我院的理化检测中心是国家和地方部门认可的稀土产品检验单位,承担稀土产品的进出口检验任务。内蒙古稀土(集团)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也设在我院。
内蒙古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站
包头市辐射环境管理处(内蒙古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站),成立于1985年, 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主要职能包括电离(放射性)和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放射源管理、伴生矿管理、放射性废物管理以及辐射环境应急等。人员编制60名,设办公室、综合技术科、电离监测科、电磁监测科、辐射管理科、核与辐射安全应急科、信访稽查科、固废管理科等8个科室。拥有一座2100平方米的实验楼,配有能谱仪、热释光测量系统、低本底测量装置、辐射连续测量系统等仪器设备八十多台套,2014年第4次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复审。具备水、气、固体、生物、电磁波等五大类35个项目的检测能力。